2018年春季学期,我作为本科访问学生,去麻省理工学院(MIT)经济系交流一学期。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主要从学习的角度谈谈使我印象深刻的一些见闻和体会,不写任何心灵鸡汤之类的东西,力求客观。接下来,我分几点来谈MIT的教学区别于北大的特征:
(1)班容量小。MIT的经济系,除了一年级的经济学原理课是几百人的大课,在阶梯教室上,其他的课规模都不大,最大的教室也就能坐五六十人。我上的课里面,最大的一门课是《应用计量经济学》,也就大约三十人上课,授课教师是著名的Joshua Angrist教授(人称“安神”,是劳动经济学和因果推断领域数一数二的人物,我们耳熟能详的“出生季度做工具变量估计教育回报率”、教材《基本无害的计量经济学》都是他的代表作)。如果是在北大,这样级别的人物上课,我想课程规模应该远不止三四十人,很可能是三四百人。
我还选了一门关于经济学实证研究写作的课,这门课只有6个人,教师是一位新入职的助理教授,同时还有一位今年马上毕业的博士生担任助教。相当于两个年轻老师带六个学生。怎么带呢?这个课就是教如何写经济学实证论文,大约上四周课之后,大家就开始逐步完成自己的论文,依次完成研究计划、数据来源及描述、实证策略、结果和讨论、初版论文、终版论文,每两周交一稿。交了之后老师或者助教会给反馈一份审稿报告,把需要修改的地方逐条列出,就像期刊的审稿报告那样。我们下一次交的时候,不仅要提交新的部分,而且要修改前面的部分,并且逐条回复审稿报告。同时,每周还有一个老师的office hour和一个助教的office hour,是必须去的,对论文进行密集的讨论,老师真的是手把手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我们这里几乎见不到,班容量是一个重要原因。
(2)课堂讨论热烈,学生参与度高。那边上课的气氛非常活跃,学生随时可以举手打断老师问问题,老师也很愿意回答,当然这只是最初等的讨论形式,在一些偏重于理论模型的课上(比如我上的高级宏观经济学)多数是这样的。而到了应用计量课上,那讨论更加热火朝天,这一方面是学生积极,但更重要的是老师的作用。从第一节课开始,每个同学的桌前就要放一个名牌(name card),Angrist教授讲课节奏明快,进度紧凑,他会经常走到课桌前,点名让同学们回答问题,很快就记住了全班同学的名字。最开始其实是老师引导很重要,老师推着学生说,让学生表达,慢慢的学生熟悉了,放开了,后面逐渐的学生提问就多起来,而且老师经常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往往引起非常热烈的讨论。在MIT,有问题当堂提出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没有人会觉得不自在,不会把问题留到课下单独去问老师。因为老师给提供详细的讲义,上课期间同学们也基本不用记笔记,就是专心听讲,参与讨论。
相比起来,我们北大在这一点上就很不一样。我们的学生很少在课堂过程中公开提出自己的问题,尤其是在偏数理模型的课上,当然一些小班课还好。我们的学生有些是一下课,课间的时候上去围着老师问问题,更多的学生则可能是临近考试了,考前答疑的时候才去问。我们的学生上课干什么呢?很多课上,学生齐刷刷的拿着笔记本电脑,可能是在噼里啪啦的记笔记,试图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在MIT经济系的课堂上,是一律不准用笔记本电脑的,老师们都会举David Card教授在西点军校做的一个随机控制实验的文章,来证明课堂上用电脑对学习不利。
(3)课程少而精,作业和阅读量大。MIT的学生,一学期的选课数量也就3-5门。每一门课一般是每周上两次,每次1.5小时,有的再加1小时习题课。每门课的课堂时间貌似跟我们差不多,但是他们作业多,一门课的一次作业(通常两周一次)基本上需要一个整天的时间来完成。阅读量大,以我上的应用计量课程为例,这一学期我为了完成这一门课的课程任务(也就是老师要求的、作业会用到或者上课会讲的)就读了三十多篇,这些文章,有的是作业里面要求阅读并复制(replicate)文中结果,有的是要求课前读,上课就以文章为例子。比如讲断点回归(RD)方法之前,就给你两篇RD的实证研究文章先去读,上课讲完方法部分,直接就是文章中的例子,一张表接一张表,一个图接一个图的看,教会你RD在实际研究中是怎么操作的,结合文中的例子,讨论刚才讲的一些假设条件在这里是什么,是否满足,回归结果的数字怎么解释,等等。为了督促大家读论文,老师上课前会有一个环节,随机抽一名同学,在90秒以内,讲出来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问题、方法、结论),不能提前写好照着读,要求的就是你能够理解这篇文章的精髓。考试也会出阅读列表里面文章的结论(比如判断题问你在某文章中X对Y是否有影响)。
(4)习题课干货多,地位重要。在我们北大的习题课,主要任务是讲作业题。而MIT的习题课基本上是不讲作业题的,所有作业都有详细的答案放在网上,有问题自己在office hour去问老师或助教。那么习题课干什么呢?习题课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你不去上习题课,基本是跟不上正课的。比如作业中会用到的编程,课上没有细讲的数学推导,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助教对知识体系的梳理、为下一周老师的正课做的准备,都在习题课上完成。老师上课的过程中就会给习题课布置内容,上课老师问助教这个东西在习题课讲过没有,助教说讲过,那老师默认同学们都会了,接着往下讲。
(5)思维训练和技能训练并重。我们一直在强调,大学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之类的,但是另一方面也可能对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不够重视。思维训练和技能训练并重,可能是MIT区别于哈佛的一个重要特征。这里的学生,一方面有美国大学生普遍具有的独立思考、勇于表达的精神,另一方面,基本技能的训练都非常扎实,比如Stata里面的代码的写作规范,各种编程的技能,基本的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这些数学技能,经济系的本科生都掌握的非常好。这和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强调是分不开的。所以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都很重要,我们的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最简单的,做个习题,看一眼题看一眼答案觉得会了就不动笔了,考试的时候真要动笔却手足无措了,这就是眼高手低的表现,这在将来的学术研究中是绝对要不得的。
(6)功夫在平时,考试很轻松。MIT的考试考前是不划重点的,只会给一个模拟试卷。我在MIT上课,一个感受就是,只要平时一学期课程跟下来,上课听了,作业做了,考试前几乎不需要怎么集中地准备,复习的压力很小。一方面是考试内容中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少,另一方面是平时授课注重对知识的理解,作业训练量大,基本上上课没有来得及弄清楚的一些细节,通过做作业的过程也能够弄明白了。根本不用考前突击,只需要把最基本的知识简单过一遍,去考试完全没有问题。其实我觉得这才是应有的学习状态,平时学扎实,考试就很轻松。而且在MIT你会发现平时学扎实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不需要自己额外看书或者做练习,就是每次上课都去,每次作业都独立做就可以了。有一位和我同一年级的清华经管的同学,在期末之后一起吃饭时跟我说,MIT和国内的一个区别就是,在MIT学的东西,考完了会一直记着,而在国内学的东西,考完了就忘了。这样的说法引人思考。
(7)学生的总体特点:不浮躁、不焦虑、不折腾。这部分可能有点偏主观,仅供参考。在我去美国之前,有人跟我说美国的本科生都不好好学习,但我发现MIT的学生绝不是这样。这边的学生学习非常勤奋,而且很踏实。这里整体的氛围是,从老师到学生,关注点都在知识本身,而不是学习带来的功利性后果。那里的本科生多数是不做学术研究的,是要去业界,也有个别要做学术研究的,给人的感觉就是很专注,功底特别扎实,不论是知识上还是基本的学术技能上。作为本科生,包括一年级的博士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基础打好,把课程学好。在我和那边的老师交流过程中,他们说作为本科生,其实应该什么都学,不要有什么所谓的“自己的领域”,他们的博士生,一年级上三高,二年级也很宽,两个majorfield,两个minor field,这里的field很大,比如labor(劳动经济学)就是一个field。二年级上完field course之后,形成研究计划,三年级正式开始做研究。MIT培养博士生的质量是公认的,他们的老师都是手把手的带学生。学生经过扎实的训练,才能厚积薄发。而在我们的学生当中,有些开始接触研究比较早,而且有越来越早的趋势,这就可能忽略了通过课业的学习把基础打好这个过程。当然,这和我们国家经济学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毕竟当前世界经济学的中心还在美国,多数希望做学术研究的人还是希望到美国读博士,而且希望本科毕业就出去,这就可能导致本科期间以申请结果为导向。博士生有的三年级要出去交流,这样的话二年级最好就开始做,把题目定下来,这样的话三年级在国外的时间才不会浪费。如果本世纪内世界经济学研究的中心能够转移到中国来,那么这种现象应该会有显著的改善,我们想做学术的学生也更倾向于走厚积薄发而不是短平快的路线。毕竟学术与实业不同,知识学习和生产的过程是在创造公共品,这比表现为发表和求职的功利性结果更重要,也更需要一份独有的积淀和沉着。我总结,心态上要做到八个字:一方面“不忘初心”,另一方面一定要“沉得住气”。
(8455新葡萄娱乐场特色 2015级本科生 张皓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