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9
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其中明确提出“到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的主要目标,为新时代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
从国际经验来看,农业农村现代化大致有两种典型路径:一类是以美国等新大陆国家为代表,凭借地广人稀的资源禀赋发展规模化、机械化的大农场模式;另一类则以日本等人多地少的国家为代表,依托财政补贴和技术支持形成高成本、高产出的家庭农场体系。相比之下,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始终面临“大国小农”这一基本国情。“大”指的是14亿多人口构成的超大规模粮食需求,“小”则反映在农业经营单位普遍规模较小,小农户数量庞大。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全国小农户(指耕地规模小于或等于50亩的一般农业经营户)的数量约有2.03亿,占各类农业经营户总数的98%以上,其从业人员占全部农业从业人员的90%。不可否认,小农户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小农户普遍存在生产规模不经济、投入能力弱、技术采纳慢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小农户仍将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单元。因此,将数以亿计的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既是破解“大国小农”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所在,也是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从风险保障到增信促融
在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农业生产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的特征日益突出,小农户面临的风险环境也愈发复杂。首先,极端天气、疫病频发等生产性风险持续高企,威胁农业产出的稳定性;其次,国内外农产品价格波动、供需关系变化等因素加剧了市场性风险,增加了小农户的经营压力;最后,农业补贴政策调整、环保标准提升等带来了新的制度性风险,进一步加大了小农户在农业转型中的不确定性。
在此背景下,农业保险作为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已成为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支柱。2024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超过1500亿元,为1.47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超过5万亿元,覆盖范围和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为农业现代化进程注入强劲动力。
从运行机制来看,农业保险主要发挥两大作用:一是风险保障。依托“灾前预防—灾中干预—灾后补偿”的全流程保障机制,农业保险不仅能在灾前介入小农户风险管理,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更能在灾后及时提供经济补偿,增强小农户的抗风险能力,为其农业生产经营筑牢安全底线。二是增信促融。通过农业保险保单增信功能,农业保险正成为小农户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贷款门槛的重要手段,为农业投资与经营效率提升提供资金支持,从而激发小农户主动融入现代农业体系的内生动力。
农险仍有完善空间
尽管农业保险在支持小农户现代化转型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但从整体运行情况来看,依旧存在三方面问题。
一是覆盖面可以进一步扩大。当前,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集中于粮食作物、基础养殖等领域,对果蔬、茶叶、中药材等经济价值较高、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覆盖有待进一步扩大。
二是保障水平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保险险种以成本险为主,收入保险、气象指数险等新型产品发展较慢。一旦遭遇自然灾害或市场波动,赔付额度往往无法覆盖小农户的真实损失,无法形成真正的生产“保护伞”。
三是服务能力可以进一步增强。我国农村地区保险服务体系薄弱,专业人员数量不足。同时,小农户整体保险意识偏弱、金融素养有限,影响了保险在基层的推广效果。
“双轮驱动”
保险业应充分发挥风险保障与增信促融双重功能的协同作用,赋能小农户现代化转型。
一是发挥风险保障功能,稳定生产预期、筑牢发展底线。首先,推动“完全成本+收入保险”等政策性农险向更多品类延伸,重点覆盖具有地方特色和较高经济价值的农作物。同时,积极引导商业保险补充政策性保险,构建覆盖面更广、保障更充分的农险体系。其次,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在农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推动风险转移工具组合创新,优化“保险+期货”模式,增强小农户应对市场价格波动的能力。最后,科技赋能是提升农业保险效能的重要抓手。以云南推出的咖啡种植气象指数保险为例,其通过引入客观气象数据和科学的指数化模型,切实破解了传统农险定损难、周期长、纠纷多等难题,为农户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便捷的保障。
二是强化增信促融功能,撬动发展资源、激发内生动能。相关部门应加快推动农业保险与农村金融、普惠金融深度联动,健全“保险+信贷+担保”一体化服务机制。近年来,全国多个地区探索形成了“保单抵押贷款”“政保担”“银保担”等模式,以农业保险保单为依托、财政资金为保障,采取降息、贴息、风险补偿、再贷款支持等方式,切实缓解了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时,应发挥农业保险的引导作用,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保险公司可依托风险管理优势提供涵盖农业生产全流程的标准化服务方案,联合农资、农机、信贷等多方资源构建综合服务平台,引导小农户加大在土地流转、农机装备、农业科技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推动其向集约化、高效化、智能化的现代农业模式转型升级。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小农户既是最广泛的受益者,也是最需要被呵护的参与者。农业保险是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抓手,相关部门应持续优化制度设计、丰富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能力,通过风险保障与增信促融功能“双轮驱动”,加快构建既能保障兜底、又能激发活力的农业保险体系,助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转载自《中国银行保险报》“北大保险评论”栏目第880期,2025年4月9日